2024年度全国田家炳中青年德育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员公示
由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资助、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组织的2024年度“全国田家炳中青年德育优秀论文奖”,经公告发布、自主申报、资格审查、匿名评审、评审专家委员会审定,共评出教师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学生组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6月18日到2024年6月22日。
公示期间,如对公示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秘书处提出;个人提出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电话和通讯地址。逾期提出的异议,不予受理。
通讯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邮编:273165; 邮箱:deyumishuchu@126.com;电话:0537-4456706。
教师组获奖人员
姓名 |
论文题目 |
作者单位 |
获奖等级 |
胡君进 |
寻找普遍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研究的跨文化论争及其考察 |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一等奖 |
张峰峰 |
人工智能时代下人的生存隐忧与道德应对 |
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一等奖 |
彭 韬 |
价值多元时代的德育课程与教学——以德国为例 |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
一等奖 |
陈卓君 陈志辉 李 姗 |
动荡中寻求归属:跨境青少年国民身份认同的教育症结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二等奖 |
李春迪 |
数字化德育的价值图景、实践限度与寻绎 |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二等奖 |
陈国清 |
美德可否专门地教——苏格拉底问题新解 |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二等奖 |
苏 娜 韩晓颖 |
从后果导向的功利主义到信念与结果兼顾的责任伦理 |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二等奖 |
梁明月 莫鸿芳 段继鹏 |
认知还是共情:儿童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二等奖 |
刘 磊 冯 博 高晓娜 |
劳动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问题域转向 |
辽宁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学生组获奖人员
姓名 |
论文题目 |
作者单位 |
获奖等级 |
赵 森 |
“断亲”何以“成德”:家庭变迁与道德教育的张力与回应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一等奖 |
王济民 |
教育的“有身”症候与“是身”转向 |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
一等奖 |
刘飞宏 |
与时偕行:先秦儒家德育时机观探析 |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
一等奖 |
马晓倩 |
后真相时代学校德育变革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一等奖 |
王苇琪 |
“附近”的消失与重建:现代伦理境遇下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其超越 |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
一等奖 |
张森森 |
情随境迁:道德情绪概念净脏隐喻及其情境性 |
宁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
二等奖 |
何 睿 |
“关系”中涌现的“德性”——诺丁斯与斯洛特关怀德育思想的伦理基点考辩与重构 |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
二等奖 |
张 红 |
当代中学生国家认同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和培育策略 |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
二等奖 |
关嘉琦 |
“沉没”的大多数——职高生自我道德污名问题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二等奖 |
沈晓冬 |
以“真实”重构“附近”的德育——数字时代的德育范式转换 |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二等奖 |
双小雨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校实践形态 |
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
二等奖 |
杨 银 |
残疾与关怀:一种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德育寻径 |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
二等奖 |
白若雪 |
差异空间的必要性——课程层次转化的创生属性与德育价值探析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