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1985年年会简报

发布时间:1985-06-3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探讨德育理论 为德育改革服务——新时期青少年德育学术讨论会综述

新时期青少年的思想品德面貌如何,新时期对青少年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当前中小学德育改革中提出的重要课题。1985年6月下旬在南京举行的“新时期青少年德育学术讨论会”,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会议期间建立了“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作为协调全国德育研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结构。

当前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德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课题。为了促进新时期青少年德育工作科学化,从改革的需要出发,与会同志热烈讨论了德育改革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

一、明确德育目标是德育改革的首要问题

新的挑战首先来自社会。我国社会的迅猛发展向德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课题。明确德育目标是德育改革的首要问题,也是德育改革沿着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德育目标是教育的培养目标中在德的方面总的规格要求,既是德育的出发点,又是德育的归宿。教育目标决定着德育的具体要求、内容、方法、形式等,对学校德育工作起着指导、控制和调节作用。与会同志回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德育目标的演变。当德育目标正确的反映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要求时,就能对学校德育工作起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德育目标的提法和理解上受到“左”的影响,特别是象“文革”时,德育为培养“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造反派服务,就使整个教育工作被引向错误的方向。当前,随着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德育目标必须转移到为四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上来。与会同志认为,确立新时期德育目标的依据应考虑两个方面:①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实行经济改革以及新的科技革命等社会条件;②我国八十年代以来青年的身心发展、心理成熟及其思想品德状况。

与会同志认为,确定我国德育目标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方向,就是说必须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的人。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质的规定性,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质的规定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各级各类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应是社会主义德育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有些同志谈到,德育目标的结构,可以概括为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政治觉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品德方面基本能力等。面对四化建设要求和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在德育目标要求方面还应当强调培养开拓精神、创造精神。面对开放的形势以及通讯、出版的迅猛发展,不单要养成学生某些品德,同时要把能力的培养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在会议发言及论文中列举的德育方面的能力有:

道德分析和道德判断能力(有的同志提道德思维能力)。

防止思想腐蚀的防御能力,使我们的下一代不受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思想的腐蚀。

自我教育能力。

有的同志提出德育目标应体现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认为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对每个学生都有统一要求,同时又要考虑个别差异,不能把学生放在一个模子里加工,用共性压抑个性,这才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二、认识教育对象的特点,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

新的挑战也来自八十年代的教育对象,他们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与会同志认为,正确地认识与理解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对德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德育要求、内容、方法的改革都应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对当代青少年思想面貌的特点,与会同志从不同的角度,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价值观念的变化。讲求实际,讲求实用,不信空洞的说教,而要求掌握文化,学习本领,要求成才。有的同志曾向学生调查,在“金钱、友谊、工作、知识、权利这几项中你最希望获得的是什么?”结果表明,选择知识这一项的人数最多。

接受的信息量大。有的班级学生阅读报刊多达八十种以上,眼界开阔,思维活跃,爱思考,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

审美观点变化。求新、求美、求乐、追求新的生活方式。

要求成人的理解,要求得到父母和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要求独立与自主。在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希望参与各种社交,发展友谊,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

青少年中也有厌学、弃学、迷信、思想上受到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思想腐蚀的。与会者认为,青少年的思想,总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研究青少年的特点是德育工作者经常性的课题。要取得对青少年的正确估价,教育者需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与会者认为,年青一代对独立性,自主性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突出,因此提出要充分重视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会议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涉及的主要问题是:

主体作用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看,他们的心理成熟已达到较高水平,他们要求受到尊重,“成人感”已发展。从系统论观点看,德育过程作为完整的系统,学生是这个系统中的重要因素,缺少它就不成其为德育过程。从哲学观点看,在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教育者的教育影响是外因,外因要通过主体的内因起作用。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学生思想品德是客观社会关系的反映,学生是反映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我们的时代要求有大批开拓型、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需要有承认其主体地位和作用的教育环境。

关于正确地理解主体作用,讨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方向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给学生以自主,但应符合德育目标要求,并非让学生自流,教育者要敢于引导,善于引导。

(2)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其独立活动能力不同,不同年龄的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应有不同的要求。

(3)集体性。主体作用不单指学生个体的作用,主要应是学生集体的作用。

(4)个性化。要扬长避短,因人而异。

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点:

(1)首先在思想上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动性,充分认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意义。

(2)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有劲好使,即让班级的每个成员都能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为学校和班级集体服务。学生的班委会应定期改选,小组的编制要定期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自由结合。

(3)在教育方法上要变保姆式为自主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灌输为疏导。

(4)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改变活动由教师包办的状况,多让学生提出活动方案,进行活动的筹备与组织,但教师要加强指导。

三、重视品德“内化”过程,探明品德形成的内在机制

与会同志认为,以往的德育研究,对如何实施教育影响问题考虑得多,而对受教育者如何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特别是如何把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思想品质的内在机制研究得少。在实际工作中,主要的倾向也是重视从外部灌输,教育方式模式化、成人化、简单化。为了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注意研究学生如何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即研究社会要求个体化的内在机制。

内化过程是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过程。外部教育影响通过主体内因起作用。有同志提出,主体内因包括身心特点,个人价值取向,内部品德心理结构等。有的同志提出内化是青少年身上突出内部矛盾运动,表现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的矛盾,这个矛盾有三个参变量,即主体与外部关系的广度,主体与外部关系的层次,主体与外部关系的结构,品德形成与这三个参变量有关。

关于实现内化的条件,与会同志提出了以下几点:

1.主体的需要是内化的原动力。

2.道德情感是内化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力是内化的重要因素。

4.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是内化重要条件。

讨论中认为,个人的实践经验深刻地影响着内化过程。从教育者方面说,有效的促使思想品德内化过程应当注意:

1.研究,鉴别主体因素是促进内化的前提。

2.外界教育影响要考虑主体发展水平。

3.要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最佳接受点。

有的同志提出,不能仅仅研究“内化”问题,还应研究“外化”问题,即学生如何接受教育影响表现问外部道德行为。有的同志认为,研究品德形成的完整过程,应当研究外化的,但就内化作为品德形成的一个阶段而言,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仍然是有意义的。

四、充分利用积极信息,识别、抵制消极信息

在德育的途径、方法方面,主要就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对受教育者影响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在新的科技革命条件下,在实行对外开放条件下,社会信息极其丰富,信息渠道及其广泛,各种信息迅速而又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年青一代。这是对德育工作挑战的又一表现。会上,同志们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信息作了分类。有的将社会信息分成以下几类:

经济信息,例如商品生产信息,物价信息。

政治信息,包括党风、民风等。

科技信息,例如科技新成果等。

文化信息,例如电影、电视、报刊、音乐舞蹈等。

此外还有生活方式信息,人际关系信息等。

各类信息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青年思想,可以按其影响的性质,把与教育要求一致的信息叫做积极信息,与教育要求相抵触的信息叫做消极信息。与会同志认为,在科技发展与开放条件下,总的说,积极的信息是主要的,但同时又有大量消极的信息。今天要禁止学生接触消极的信息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与对待各种信息,善于吸收、运用积极的信息,识别、抵制消极的信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依靠党组织,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把积极的信息纳入教育轨道,对消极的信息加强分析、评论。

(班华整理)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