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1990年年会简报

发布时间:1990-12-0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全国德育学术讨论会主要论点综述

全国德育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杭州召开。会议围绕着对德育工作的回顾与现状分的分析忽然如何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这两个主题,着重谈论了对建国以来德育工作的评价、提高德育效果的对策、德育的科学化以及正确对待我国传统的及西方的道德文化等问题。现将后两个问题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关于德育科学化

与会同志认为,努力实现德育的科学化,是加强和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1.加强德育科学理论的建设

德育科学化是指德育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就迫切要求加强德育科学理论的建设。同志们普遍认为,为此,必须加强对教育对象生理、心理、知识、品德状况的研究,寻找德育要求与青少年思想取向之间的交汇点,探索青少年品德内化过程的规律。有的同志还呼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青少年学或马克思主义教育人学。

在谈论中,许多同志就我们的学校德育到底是按照“工具论”支配着我们的德育还是“本体论”的观点来工作,开展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际上是“工具论”支配着我们的德育,把德育工作当作救火车,不重视德育在受教育者本体化社会过程中的作用。有的同志认为,至今为止,任何社会的教育,尤其是德育,都是通过培养人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工具,按“工具论”来搞德育没有什么不可以。有的同志主张“工具论”、“本体论”的辨证统一,因为德育要培养人,当然要重视对人的本体发展的研究,但培养人是为社会服务的,因此要根据社会需要去培养。有的同志认为,对“本体论”也要具体分析,是人本主义的“本体论”,还是马列主义的“本体论”。

2.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模式

会上,有的同志提出了道德主体形成过程的“构建说”,认为道德主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个人的道德需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要求相互作用、共同构建的过程。并认为这种“构建说”既不同于皮亚杰的“同化、顺应、平衡”说,又不同于现行德育理论的“塑造说”或“改造说”。根据这种“构建说”,主张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应该实现由“内塑型”模式向“外展型”模式转化。因为“内塑型”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要求,严格按就是要是要求来发表言论和采取行动,忽视受教育者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忽视教育要求的针对性;而“外展型”的德育模式是以培养社会道德生活主体为目标,以道德主体形成过程的“构建”原理为实践依据所提出的,它主张根据社会道德生活的要求来构建个体的道德素质;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和影响,强调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注视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参与社会道德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道德形象;同时也注意教育的针对性,重视教育的“最佳期”。

有的同志则认为,学生时期正是成长发育时期,需要有个“他律”阶段,即使到了青年期,也还有不成熟的一面,仍然需要“他律”,需要教师引导,使他们逐步从“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转化。“他律”之中有“自律”,“自律”之中有“他律”。从年龄发展阶段来说,年龄越小,“他律”的成分越多些,年龄越大,“自律”的成分越多些。但从道德内化过程来说,“自律”与“他律”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前几年,由于受西方教育理论夸大“主体”作用的影响,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主体”热,有意无意地否认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否认“他律”作用。我们当然不否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律”能力,但是如果夸大到可以不要教师,不要教育,把学生“神化”,那也是不可取的。

3.改进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既手受德育目标制约,又为现实德育目标服务。考虑到长期以来,我国德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德育方法的形式主义和成人化倾向,改进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科学化的重要方面。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提高德育效益,有的同志对德育方法的改革提出了这样一些原则和要求:(1)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2)重视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发展,把品质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3)重视品德能力培养,把品德规范教育和品德能力培养结合起来;(4)重视品德践行,把说理教育与品德践行结合起来;(5)重视暗示教育,把明示教育和暗示教育结合起来。有的同志则认为,改进德育方法,最主要的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言行一致的原则。

会上,许多同志就“灌输”问题开展了讨论。有的同志认为“灌输”就是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的同志认为把“灌输”作为教育来理解,列宁的提法是正确的,如果把“灌输”理解为“注入式”当然不恰当。

4.建立科学的品德评价体系

有的同志把现行对学生品德的评价方法归纳为十种,即专题印象评价法、操行评价鉴定法、操行加减评分法、积分测试法、加权综合评价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分评等评语测评法、考试考核测评法、写实测评法、工作实践考查法。上述诸法又可划分为侧重定性测评的方法、侧重定量测评的方法、中性测评的方法三大类。除了一一指出其优劣外,认为这三大类十种方法有五个不足,即(1)对所测行为的真假辨别功能严重不足;(2)测评标准客观性较差;(3)对测评误差控制的功能较差;(4)测评方法可操作性差;(5)测评结果报告的准确性差。为了改进当前的品德测评方法,建议采取这样两种策略:(1)适当选择并综合利用现有的各种测评方法;(2)认真分析当前各种测评方法所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测评方法的改造和创新。

有的同志认为,要建立科学的品德评价体系,首先要正确认识评价的目的和作用。评价的目的,固然是为了使教师进行品德教育时有更坚定明确的方向,更好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个性特点,以便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评价的作用,也主要是影响学生自身世界观的形成、志趣的确定。其次,要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可以根据:(1)社会政治思想道德标准;(2)德育大纲和学生行为规范用来确定分层次的评价标准;(3)评价是一过程,要有连贯性和经常性,不能仅看学生一个时期的表现。评价在于评定,应该反映学生的行为和社会的要求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评分。许多同志也认为,科学化可以采取量化的方法,但量化不等于科学化。人的品德属于精神现象,把对物的量化方法简单地套到精神领域是不可取的。

关于正确对待我国传统的和西方的优秀文化道德

1.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

不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没有强大的凝聚力,没有自信心和自尊心,是最危险最可怕的。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作为国民教育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应当把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发奋图强、艰苦奋斗的国民精神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之一。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对此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严重地侵蚀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十分不利于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没有传统的文化道德便没有现代文化道德,便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代新人。传统文化道德的精粹,是现代文化道德重要来源。应该在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中大力提倡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道德传统。为此,不少同志主张,不论现在还是今后,都应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有批判地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道德传统。我们的任务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大力还弘扬传统文化道德中之精华与优点,批判其中的糟粕与缺点,为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促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在谈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具体内容时,许多同志主张,首先要发扬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的个人服从、服务和溶化于集体和事业的传统,或曰“天下为公”的思想。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把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有的同志强调,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核心,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党已经把民族气节和共产主义精神结合起来。我们要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能够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的新一代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就应该毫不迟疑地加强对他们的民族气节教育。有的同志还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与自己的民族特点相结合,赋予一定的民族形式,不能因为“仁”“义”“礼”“智”“信”等曾为反动统治阶级所利用,而否定对历代劳动人民和杰出人物“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2.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搞好学校德育

一些同志认为,随着改革开放,西方的文化艺术、哲学思想、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大量进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其中大量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与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是相悖的。要从反“和平演变”的战略出发,防止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意识的渗透。为此,应该指导学生吸取文化选择的历史经验,建立全面正确的文化选择观,并在价值观等几个问题上提高学生文化选择的思想水平。有的同志建议:(1)要重视学生心理研究,寻找教育突破口,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具体地说,一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二要注意抓好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教育。(2)要加强思想文化引导。具体做法是:一要主动地对社会影响、社会信息作出积极反馈,并且进行筛选;二要善于发挥本地区的人文地理优势,借助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三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3)要用知识和信息的启迪美的教育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4)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文化道德比较。

(王炳仁整理)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