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简报
2011年11月12日上午8:30分,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第二十届年会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西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靳玉乐,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班华在会上分别致辞。
靳玉乐首先代表西南大学党政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西南大学和新成立的教育学部的办学特色,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西南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认为,党中央大力倡导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拥有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对全国的发展是一股不可替代的推动力,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积极投身西部建设。他相信,2011年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年会必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进一步推动德育研究的繁荣发展,必将对我国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班华代表会议主办方致以热情洋溢的开幕辞。他首先对此次会议的筹备工作表示满意,指出本届年会有三大特色:一是组织工作全面、周密,工作人员热情、细致,为大会的成功召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参会人数创历史之最,表明从事德育研究和实践的人员越来越多,德育组织在不断壮大;三是充满生气,年会专门设立了研究生分论坛,为年轻的博士和硕士提供了良好的思想碰撞、学术交流的平台。班教授相信,本次年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一定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易连云教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檀传宝、杜时忠、赵志毅、黄向阳等,秘书长高德胜,以及刘次林、刘济良、刘惊铎、郑航、毕世响、郭娅林、韦庆华、孙峰等来自全国高校和教育界的200余名德育专家、学者出席了年会开幕式。
学者聚首巴渝 共飨德育盛宴
2011年11月11日,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与会代表在西南大学桂园宾馆报到,这标志着第二十届年会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德育专家、《中国德育》等杂志代表及从事德育教育研究的学者共计205人参加了本次年会。不论是与会人数,还是举办规模,本次年会都创下历届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年会之最。
重庆市近几年在德育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表示,重庆是一座发展潜力巨大、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近年来重庆市政府的“唱红打黑”等一系列行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中国教育学会的德育论坛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诸多喜人成果,已经成为教育学界的盛会。本次年会能在这里举办,有那么多人前来参加,足以说明重庆是一座魅力城市。”
本次年会将以“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德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小学德育问题研究”为主题,深入探讨德育理论创新,广泛交流德育理论研究成果,总结德育实践经验。
后勤保障到位 尽显好客重庆
为保障本次年会顺利举行,为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年会的学者提供优质服务,后勤组精心筹划,每一项工作,每一处细节都细心安排,严格把关,力求完美。在饮食起居方面,本着便利、舒适的原则,承办方安排与会人员在西南大学及周边的宾馆入住,并为代表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本次年会与会人数比预期增加了很多,为应对这一情况,承办方启动应急预案,报到处的接待人员从早上七点半一直坚守到第二天凌晨,积极为参会人员解决住宿、交通等问题。承办方除了准备会议常备物品外,还为每位与会人员准备了具有重庆特色的礼品,包括近两百元的高档茶叶和青花瓷,充分展现了重庆人的热情好客。
另外,考虑到上交论文的数量较以往大大增多,纸质论文不便携带,承办方将收到的120篇论文的电子文档制成光盘,发放给与会人员,这也是本次年会不同于往届的创新之举。
2011年11月12日上午9时10分,第二十届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年会报告正式开始。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杜时忠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刘铁芳教授、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西南大学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袁智忠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本段主题报告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檀传宝教授主持。
杜时忠教授以“德育的逻辑”为题,指出作为一种理性实践活动,德育是有逻辑的。德育的生命逻辑,提示我们既需要在抽象、普遍的意义上理解生命,更需要理解、尊重、满足具体个人,要从以往的学科逻辑、知识逻辑和政治逻辑转到生活逻辑。德育的过程逻辑,提示我们过程属性是德育的根本属性,德育需要生成,根在创造,德育追求功效,贵在长远。德育的道德逻辑,提示我们不允许以不道德的手段来实现所谓道德教育的目的,更不能借口现实社会环境的不道德,放弃学校教育的道德责任。
刘铁芳教授在“返回生活世界教育学: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的主题报告中,首先满怀深情回顾了自己在班华、刘济良老师的指导下成长的学术之路,表达了一个学者对老师的敬重之情。接着,他从社会和学校的道德失范现象入手,深刻分析了德育回归生活的问题、内涵、教育学意义,对德育回归生活的方式和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引起了在场学者的强烈共鸣。
西南大学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袁智忠教授以“主流电影的伦理困惑与高校德育应对”为题作了主题报告,袁教授首先对主流电影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对当前主流电影的主流意识被架空、电影被商业化、主流电影创新不足等问题进行反思。他指出,主流电影的伦理失态和失真对高校学生带来深远影响,应该转变影像德育观念,创新影像德育的形式和手段。
主题报告间隙,与会者纷纷就目前社会热议的“德育的表演课”、“现有体制下德育如何回归生活”、“影像伦理的实效性”等问题提出质疑,三位教授一一进行回答。整个过程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言谈犀利,幽默风趣,博得掌声如潮。
2011年11月12日上午第二段主题报告
本段报告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韦庆华老师主持,共有三位来自不同学校的专家做了内容丰富的大会报告。
首先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班建武博士做了题为“身份认同:青少年文化母题及其当代表征”的报告。他认为身份认同作为青少年文化母题的基本内容,导源于青少年时期内在的特殊矛盾。他提出青少年文化的四个关键词:风格与意义、建构与互动、认同与抵抗、代际与阶层。与80前青少年相比,当代青少年在认同话语、认同方式、认同策略以及认同的基本价值内核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符号消费的特征。同时指出这种现象与社会财富空前增多,公民个人生活自主权扩大、大众文化与传媒全面渗透,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等都有很大关系。
接下来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孙峰副教授做了题为“德育价值观的特征与功能”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德育价值观是德育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也是德育变革的前提与条件,强调认识德育价值观的特征与功能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在探讨了德育价值观的时代性流变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统一,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民族性和普世性的共存的特征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德育价值观的规范功能、超越功能、认同功能和引导功能。
最后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理事、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毕世响教授做了题为“礼义廉耻——接着前人言说下去”的报告。他指出道德教育在根本上是说话,言说不同时代的道德教育,使用不同的一套说话体系,因而道德教育的根本是祭起一套说话体系。时代道德教育,就是对传统道德教育说话体系进行时代转变。毕教授强调中国道德教育的根本,就是对“礼义廉耻”的言说,整个人类的文明体系,就是言说体系,因此他认为道德教育,就是教人用观念说话,会用观念言说。
报告之后引发了师生之间热烈的学术争论,不少同学纷纷向发言人提出个人观点与疑问。任何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任何问题都是引导德育研究者们开启思维之门,激发新的智慧。
2011年11月12日下午第一段主题报告
2011年11月12日下午14点,第二十届德育年会下午的报告准时开始。本阶段会议由湖南师范大学郭娅玲副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刘次林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太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鞠玉翠研究员和香港中文大学谢均才教授先后作了报告。
刘次林教授作了名为“道德的结构”的报告。他认为,研究道德应从道德的要素入手,对“道德结构”进行分析。道德要素包括道德心理、道德行为和道德境界。道德心理由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构成,道德行为是指受利害人的意识所支配的行为,道德境界则体现了人的道德品质所达到的品“格”。刘教授还提出从六个维度对道德进行测量,从而形成每个人的“道德图式”。
李太平教授在“论道德教育的民族性”报告中指出,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是其民族性或民族精神,民族性是教育的灵魂。道德具有民族性,民族性是过去和现在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价值追求。李教授强调,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培养其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鞠玉翠研究员作了题为“用‘诚信’的方式培养诚信”的报告。鞠老师认为,诚信教育的关键在于深刻认识诚信的内涵与意义,检视不诚信现象及原因,用诚信的理念改造现有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然。她从个人道德、道德环境与道德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诚信缺失的原因。在谈到解决问题的建议时,她变换为另一种思路:道德制度——道德环境——个人道德。
谢均才教授对澳门小学《品德与公民》课本进行了文本分析,形成了“身份认同与公民意识初探”的报告。他从本土、国家和全球三个层面分析了公民的素质与品德。本土层面内容包括:可爱的家园、东西方文化交融和多元澳门文化的认同,强调“尊重”这一核心价值。国家层面上,谢教授认为教材整合了史地、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并从国家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强调对中国的归属感和国民身份的认同。世界层面则强调地球村的概念及其有关的内容。
四位代表发言完毕后,大会进入提问环节。与会者分别就勤奋的道德意义,全球背景下道德教育的普适性与民族性,学校的信任危机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四位老师都一一做出了回答,并强调这些问题值得研究者深思。
2011年11月12日下午第二段报告<
本段报告由杭州师范大学的赵志毅教授主持,共有五位来自不同学校的专家学者作了生动精彩的主题发言。
首先是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讲师叶飞博士作了题为“学校公民教育的公共生活策略”的报告。叶飞博士首先探讨了公共生活和私己生活的差异,学校公民教育的生活根基:从私己生活向公共生活的转型,公共生活在学校公民教育中有伦理实践、生活实践的基础性作用。其次,他指出,在具体的教育策略上,学校公民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公共生活策略来培育、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民行动能力,提升学校公民教育的品质和效果。
其次,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系左群英博士作了题为“快乐主义的德育意蕴:古典功利主义的现代启示”的报告。左群英博士通过论述快乐是评价德育好坏的一个标准,德育应引导学生优先选择“精神上的、道德情操的快乐”,并且德育要对快乐进行道德的检验和发展,从而得出快乐主义的基本框架。
然后,华南师大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博士后邓达副教授作了题为“学校德育的精神向度”的报告。邓达副教授首先是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对学校德育的精神向度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学校德育塑造精神生命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在现实层面,他认为精神转向的学校德育课程变革需要采取“生命-实践”课程设计取向和“三类情境-四项内容-五化途径-六层目标”德育课程整合模式。
紧接着,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郑富兴教授作了题为“论反思型道德学习”的报告。郑富兴教授认为对话道德教育的主张不能否定独白的价值,关键问题要探讨“谁”的独白,对话型道德学习只有建立在反思型道德学习的基础上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道德教育中反思的内容主要为反思与批判自己人生、生活中的种种价值观假设,依据杜威有关反思性思维的观点确定了反思型道德学习的一系列策略。
最后,河南师范大学的与科学学院的宋晔教授作了题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伦理审视”的报告。他指出和谐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一直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和谐校园建设更是成为我们关注的重心,校园和谐根本在于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因为学校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为旨归的由人与人组成的共同体。
主题报告结束后,在座的多位参会老师及同学针对报告文章提出了个人观点和质疑,报告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相信每一问题的提出,每一质疑的产生,都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都会促进道德教育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圆满落幕
2011年11月13日下午17:40,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在西南大学圆满落幕。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德胜教授作大会总结,理事长班华教授和下届承办单位代表分别作了讲话。
高德胜教授首先解读了委员会章程,通报相关事宜,宣布新增的理事单位、理事和常务理事。他认为此次会议具有新特色:第一次确立了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章程;会议规模空前;多位学者积极发言;设立了研究生论坛等。高德胜向青年学者提出建议,要在研究中发掘新的切入点,新的话题,要尽量大题小做,同时希望青年学者多读书,多思考,对前人思想批判性继承,积极加入学术团体,壮大德育论专业委员会。最后,他用八个字对本次年会进行了概括:学术至上,培养新人。
接着,辛治洋博士代表2013年第二十一届德育年会的承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向各地专家学者发出诚挚邀请,承诺一定办好下一届年会。
最后班华教授发表讲话。他认为此次会议举办得很成功,突出了会议的新特点,希望下一届会议在此基础上能有更多创新。班华教授还对年轻的德育论专业委员会成员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超越前辈,作出更大的成绩,培养更多的青年学者,为道德教育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闭幕式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易连云教授主持,副理事长杜时忠、黄向阳,以及刘次林、郑航、李太平、毕世响等100多为来自全国高校和教育界的德育专家、学者出席了年会闭幕式。
第一分会场主题报告: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
2011年11月13日上午8:30,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年会第一分会场主题报告在西南大学田家炳书院涵慧报告厅举行。报告前半段由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主持,后半段由华南师范大学麦志强副教授主持,本次报告以“时代精神和道德教育”为主题,来自各高校的八位年青学子先后发言并引发了激烈争论。
杭州师范大学的李宏亮博士生以“公共人及其学校培育”为题,从人的境遇入手提出个体性与公共性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在陌生世界背景下个体善已经迷失,存在着个体社会化与公共性歧变的境况。他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对造成这一境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培育公共人的未来诉求——公共人的学校培育。
山东女子学院董吉贺副教授作了题为“‘负面’教育探微”的报告。他指出,在学生行为规范中,负面教育是一种难以替代、不可或缺的手段。负面教育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限制、否定和纠正。负面教育的意义在于给学生制造一种困境或逆境,让儿童陷入价值选择冲突,使儿童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深刻的心理体验,生成和提高应对困境和逆境的能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赵飞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实证分析——以‘四水平分层’评价新方式”。她指出,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处于第二层,水平偏低(2.79)。世界观水平最高属于第三层,价值观水平最低属于第一层。她强调,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生态型道德环境和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型公正社会,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很重要。
陕西师范大学李菲副教授作了题为“意义危机下的道德教育困境与出路探索”的报告。她认为,意义危机是现代人面临的根本性存在挑战。在意义危机之下,道德及道德教育遭遇了种种困境。道德与意义有密切的关系,这决定了道德教育必然与意义世界相关联。她强调,在意义关怀取向下,道德教育应是德性教育与人的知识教育的统一。
杭州师范大学的余龙进教授作了题为“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现状及路径探索”的报告。他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道德教育问题不断出现,需要结合时代精神,共同探索道德教育发展途径。树立时代精神和优良传统相结合的现代道德教育新理念,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提高现代道德教育操作的实践性。
扬州大学翟楠老师作了题为“大学道德教育的当代困境及路径反思”的报告。她在报告中强调追求专业化的高深学问是现代大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去道德化成为大学教育改革中显露出的一大隐性特征。针对大学道德教育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她指出,我们需要重申自由教育的理念,以此作为大学道德教育的基础,同时这也是解决大学道德教育缺失以及实效性低下的有效途径。
西南大学毋丹丹博士生作了题为“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的报告。她认为学校是社会的良知,在面对当今社会“良知的遮蔽”时,学校道德教育要履行促进学生体认良知的社会使命,但学校在践行其社会使命的过程中陷入了困境。她指出,其出路在于要充分把握学校道德教育对“良知去弊”的意义,直击和破解“良知的遮蔽”。而“性善论”视角下对“良知”的充分理解将有助于学校道德教育社会使命的践履。
重庆师范大学冉亚辉博士的报告题为“中国德育中国特色论析”。他认为,中国德育的泛意义,道德与政治相结合的德育模式,社会本位的价值基点,社会和谐的德育目标,关注德育内容的德育倾向,德育首要价值为正义,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德育价值体系等,这些是中国德育的主要特点。对中国德育自身特点的认识,既是中国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习与借鉴的必要前提。
在下午由黄向阳教授主持的分会场总结中,倪峥作为本分会场报告人进行了十分钟总结。
在第一分会场报告中,每一位报告者发言完毕都会引发在座代表们的思考与讨论,会场气氛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
针对与会代表提出的如何区分负面教育与消极教育,董吉贺认为,这里所谓的负面教育是一种积极教育,而消极教育中的“消极”意思是少干预,这是不负责任的体现。而对于有没有切实有效的成功案例改变大学道德教育低效时,翟楠表示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希望在座的德育工作者们都能对此深入探究。针对学校道德教育如何具体操作来让学生体认道德这一问题,毋丹丹认为这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她强调,体认道德需要关注和把握两方面:1.课堂中学生主体能动性;2.师生主体间性的关系。赵志毅由此提出了人性善恶的问题,并引发了与会代表对“小悦悦”事件的热烈讨论。学者们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举出各种案例及名家言语证实自己的观点。最后,大会在麦志强副教授“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希冀中结束。
第二分会场主题报告:德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2011年11月13日上午8:30,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年会第二分会场主题报告在西南大学田家炳书院8楼青春杏坛报告厅进行,分会场报告主题为“德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报告分两段进行,前段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郑航教授主持,后段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理事、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毕世响教授主持。共有来自不同学校的8位专家作了精彩发言。
深圳大学道德文化研究所刘志山教授首先作了题为“流动交往的德育考量”的精彩报告。刘教授对流动交往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诠释,提出了以价值观教育为先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基石、以社区德育为支点提升流动交往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唐爱民教授在“基督教文化的道德旨趣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影响”的报告中提出,要客观面对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实质及其正反两方面的价值,冷静审视其对人们影响的思想与文化根源,辩证分析其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与理论局限,只有这样才能使基督教文化有利而不是有害于我们的道德教育建设。<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喻学林副教授在“论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的‘不道德遭遇’及制度育德”的报告中认为,一个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并非理所应当的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道德常识和道德品质,当务之急是以正义的制度的强制力教育引导人们,促进社会道德进步。
武汉工程大学高教研究所周小李副教授在“女大学生‘婚恋症候’透视”的报告中,对女大学生急嫁、毕婚、非常态恋爱以及金钱首位婚恋观等婚恋症候的因素和消极影响进行了详尽分析,认为女大学生、高校及社会三大主体的共同参与才能对对其进行有效疗救。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庞桂美教授在“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及信仰教育研究”报告中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提出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清雁副教授在“‘反德育’现象的批判与醒思”报告中认为,应对“反德育”现象须对其进行批判与醒思,认清“反德育”现象的问题实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对其监管,避免“反德育”现象的发生。
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辛治洋博士在“立足徽文化德育资源的社会实践模式研究”报告中提出,立足于徽文化德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徽文化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必将增强道德教育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浙江师范大学王俏华教授在“论道德教育目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再探”的报告从道德教育目标与学校道德实效性关系出发,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道德的人,然而什么样的人是有道德的人,对于这一问题的表述却笼统而模糊,而道德教育目的的实现与否正是衡量学校道德教育实效的根本依据。
在下午的总结中,由周小李副教授简明扼要介绍了第二分会场的发言内容及互动交流情况。
交流·碰撞·发展
交流是碰撞思想火花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二分会场主题发言后,与会者分别就“陌生人交往的特点与影响”、“基督教下平等的本质”、“导致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对当前女大学生‘婚恋症候’的态度”、“信仰、信念、主义之间的关系”、“德育者的概念”、“徽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等话题与专家们进行了精彩互动。
第二分会场的高潮出现在自由发言的环节。首先是毕世响教授对八位发言人的主题报告做了深入地、反思性地点评。接着高德胜教授、郑航教授、杜时忠教授、毕世响教授、左群英博士等专家对古希腊的至善与基督教的幸福、信仰的本质、道德与道德教育、文化的本原、制度德性、德育人的身份自觉等德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和触及灵魂的叩问。短短30分钟,各位专家学者热情洋溢,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引发与会者强烈的思想共鸣,对涤荡德育人的思想,凝聚共识、开启思维、推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分会场主题报告:中小学德育问题研究
第三分会场主题报告在西南大学田家炳书院405教室拉开序幕。本分会场主题为“中小学德育问题研究”。报告分两个时段进行,上半段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孙峰主持,下半段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次林教授主持,来自各个高校的8位学者作了精彩发言。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刘长海博士作了题为“20个差异与3个教育哲学问题——中美公立学校文化比较及启示”的报告。他依据在中美学校进行的田野研究,提炼了中美公立学校文化的若干差异,并依据这些差异,探讨影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他指出,中国学校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引领社会进步所需要的诸多能力,要分析学生心智习惯的现状、问题并谋求改善,提升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
广西教育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朱家安教授作了题为“困惑与求索: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探析”的报告。他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儿童群体,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他强调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协调一致,才能收到一定效果。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马多秀作了题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师关怀”的报告。她认为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和农村社区教育比较匮乏的现实情况下,学校生活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心灵关怀是教师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内容,积极情感是教师给予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的关键。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麦志强副教授带来了题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小学德育模式建设”的精彩报告。他指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德育功能转换为标志的中小学德育模式转型,九十年代以人本价值回归为标志的中小学德育模式建设,到2000年之后以德育理论创新为标志的中小学德育模式实验研究,构成了我国中小学德育模式研究的发展轨迹,显示出我国的德育理论工作者与学校德育工作者在越来越密切的合作中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改革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晓莉作了题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比较研究”的报告。她通过对人教版、苏教版等五个版本教科书的比较分析,认为《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编写突出了课程标准对儿童生活的尊重。但也指出,现有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大都存在综合性编排的表面化,偏重社会常识教育而使价值教育淡化的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刘慧教授带来了题为“当代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状况的调查研究”的详细报告。她认为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是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关爱生命意识,同时在对生命与工作、财产、义勇之间发生冲突时的价值判断呈现多层与矛盾状况。另外,城乡因素对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最大。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朱晓宏副教授作了题为“重新理解‘热爱人民’的公德教育”的报告。她认为在当今中国社会公德中,“爱人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退隐为一个抽象的符号,为此,应以回溯本源的方式解读“热爱人民”的内涵,同时,“热爱人民”作为一种高尚的情感素养贯穿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是对人类社会共同体表现出的义务感。她强调对于孩子来说,既要让他学会爱,又要让他感受到来自整个社会的关爱。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王啸博士作了题为“中国传统德育与德育现代化”的报告。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德育是国人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他在现代化的进程与语境之中,探讨中国传统德育的内涵与特质。他认为要以批判反思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这样,中国传统德育才能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自由发言时段,来自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严亮博士作了题为“形式革新,优化网络教学环境——略论我校对初中生网瘾现象的干预策略”的报告。他认为对于上网成瘾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对初中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技术和法律手段抑制、过滤、消除网上的不良信息,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创设有利于初中生发展的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
最后,易连云教授在下午的会议上对第三分会场的发言和交流情况进行了总结报告。
关注热点 关注当下
在进行完主题报告之后,参会人员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报告人提出了疑问和观点。“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问题”、“留守儿童的关爱问题”“学生活动的组织与安全问题”“公民教育”“中国传统德育与德育现代化”等热点话题更是引发了现场的热烈讨论。
檀传宝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学校公民教育中的社会服务功能并没有完全凸显出来,公共空间需要每个人付出努力共同创造,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在学校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做得更加完善;马多秀老师认为教师除了学习之外还应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理解他们的留守处境与遭遇,学校的管理不单单是制度化,还应充满人文关怀,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刘慧教授和朱晓宏副教授就小学生生命道德价值观问题各自进行了剖析,语言犀利,观点鲜明,博得大家阵阵掌声;王啸博士的报告“中国传统德育与德育现代化”,更是引起了现场参会代表的争鸣,大家纷纷提问。其中杜时忠教授、檀传宝教授也分别就此问题与王啸博士进行了交流。整个会场学术气氛浓厚,现场思维活跃,内容丰富,观点多样,学者们幽默风趣,思想深邃,为德育问题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与策略。
研究生论坛
桐花万里 雏凤清音
11月13日下午,2011年第二十届德育年会最后一场会议在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包括三个阶段:各分会场总结、研究生论坛及大会闭幕式。其中,研究生论坛是本次年会专为青年学子搭建的平台,期望德育论专业的年轻学者畅所欲言,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论坛由赵志毅教授主持。来自各大高校的六位博士研究生和三位硕士研究生分别作了大会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刘峻杉博士后以“仁义礼智信五德体系的德育价值——基于三种美德体系的比较研究”为题,将五德体系与当代的积极心理学的美德-性格优点体系和美国品格教育的美德体系进行了比较,认为五德体系是一种气质-美德体系,涵盖了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五德之间通过促进与制约的相互关系来表现中国五行文化独特的系统性。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洪兰博士生的报告题目是“中华文化传统思想对当代道德建设的积极意义”。她认为中华文化的传统思想博大精深,尤其在对自我、人生、社会及自然等道德观念系统上,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思想。这些思想对现代社会面临的道德建设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唐彰新博士生以“新生物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人是双重生命存在的复杂统一体,是现实个体性和类整体性的统一体,是生命和生活二向度的统一体,是未特定化与前定性的统一体。因此,加强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首先必须树立“以生命关怀为根本”、“以生命实践为源泉”、“以生命体验为机制”、“以生命叙事为轴心”四个基本理念。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杨飞云博士生的报告题为“关于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建构的思考”。他认为人性是道德的根基,道德是人性的核心,将道德教育放入人性视角下进行诠释才具有意义。道德教育作为一门提升人生境界和德性品质的学科离不开对人性本质的探讨。在思考如何建构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的同时,应该赋予传统“德”文化以时代特征,丰富对人性的认知,重视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加强道德教育的自身建设。
南京师大道德教育研究所唐燕博士生以“记忆的复活一种重塑道德主体精神的尝试”为题作了发言,认为单子式个人作为当下主体精神的实存样态困扰道德教育的当下实践。如果不重塑主体精神,道德教育难以实现对其教化。她尝试重塑道德主体精神,为道德教育奠基人性的始点,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从而实现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金家新博士生以“学校道德教育:在承认中进行”为题作了激情发言。他认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主体互不对等,缺乏交流互动,基于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德育互不兼容、不相承认的现状,他从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格完满的愿景出发,试图揭示“承认”在学校道德教育场域中的意义及可行路径。
哈尔滨师大教科院刘振宇硕士研究生以“情感参与:道德教育的灵魂—基于后现代主义的思考”为题做的报告。他认为回顾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灌输说教”。这种教育方式缺乏对学生的正确认识,从而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更不能触及道德结构的核心—道德信念,以至于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稳定。基于此,他站在后现代哲学的角度,对学校德育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后现代德育方式、情感参与的道德教育以及情感参与式德育带来的启示三个方面来阐释。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礼娜硕士研究生的报告题目为“生态德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促进人发展的启示”。她认为倡导生态道德,已成为很多国家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她从对生态道德观的认识出发,阐述生态道德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失的原因,探讨生态道德建设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郑婉秋硕士的发言题为“从‘见义不为’看道德与人性“。她认为虽然社会提倡见义勇为,但见义不为的事件却屡屡发生,不断引起人们的反思。她强调应该相信人性本善。社会进步虽然暂时没有带来道德的进步,但公道自在人心,人们心中正义的天平只是一时被遮蔽。当坚信正义是天地万物保持平衡的保障,并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时,人性中那一份懦弱才能够被克服。
在自由发言时段,参会代表抓住发言机会,提出疑问,阐发见解,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参会的收获与思考,黄向阳教授就德育的途径问题回应了几位参会代表的提问。整个会议在交流争鸣、积极热烈的氛围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