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2012年年会简报

发布时间:2012-10-2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论学术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年10月19至10月20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和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德育论学术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连召开,来自全国的3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节略了繁琐的形式化的程序,简短的开幕式之后,围绕着社会文化困境与道德教育的主题,通过专题报告、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德育论学术委员会理事长班华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傅维利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檀传宝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的易连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黄向阳博士、德育论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德胜教授等全国知名的德育研究专家均出席了本次会议。

19日上午的主题报告由高德胜教授主持,共有三名代表做了主题发言。傅维利教授在发言中首先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校道德教育研究基地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一是在师德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划分了师德所涉及四个领域和三个层次,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为提高师德建设理论的操作性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二是对青少年的诚信观的研究。其主要特色和成就是突破了以往研究的务虚取向,进行了规模达上万人的实证调查,使诚信观的研究深入到微观层面。三是对奖励和惩罚的研究,发现实施惩罚的过程存在的两难问题。第一,惩罚具有强烈的遏制作用,但不当的惩罚会迁移,可能同时遏制了其他优秀的行为。解决的思路是将青少年生活的领域划分为群体生活和私人生活。群体生活坚持原则优先,私人生活则尊重个人价值偏好,以保证个体生活的自由度。第二,一个惩罚一旦发生,就在孩子面前展示了权威主义的形象,可能导致孩子形成以权威和暴力来解决问题的倾向。解决的策略是,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对问题的解决不拘于错误行为之后,而是前移,以民主原则的引入,避免孩子对规则的对抗行为。四是对道德教育中真实性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真实性道德冲突的道德教育新理论,提出了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挑选、使用真实性道德冲突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提高道德教育真实性的具体实践模式即“感知—明理—行动”并全面有效的渗透到教材中,使研究、教材编写、使用与教学过程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大大提高了师生对新模式的认同感和大面积推广的可能性。目前已编写了多本富有改革新理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并通过国家审定,先后在全国5个省、自治区32个市和地区进行了推广,新教材发行总量超过2000万,约有200万学生受益。五是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对学生品德成长影响的研究,如具体到研究消费文化对当代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傅维利教授发言结束后,与会代表们就相关话题进行了热切的追问。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孙彩平教授的问题是:明理的“理”具体指的是什么,是依据什么来制定的。高德胜教授的提问颇有挑战性,将生活事件作为教材的内容,这个生活事件并不是孩子亲身经历的,它对孩子来说是否是真实的?换言之,强调真实性的道德冲突,这里的真实到底是谁的真实?怎么定义真实性?有些虚构的故事也合情合理,具有教育性,它们是否就是不真实?最后,真实的道德成长是否都有冲突?黄向阳博士也就真实性的界定进行了提问,如何保证所编制的教材具有真实性?在道德教育中,是否可以避免使用虚拟性的教育场景?傅维利教授分别就上述问题给予了回答。此外,高德胜教授还对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道德教育研究的团队模式表示欣赏,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研究路向。

傅维利教授浸润着实践关怀的道德研究成果展示刚刚结束,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唐爱民教授向大家报告了他富有思辨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他发言的题目是《自由主义思潮对西方道德教育政策及理论进程的影响》。在报告中,唐教授先阐明了他核心的观点,作为影响西方社会历史与文明进程最显著的哲学社会思潮,自由主义深刻而持续地影响着西方社会的道德教育。接着从四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第一,自由主义思潮对西方社会道德教育的影响。自由主义思潮对西方社会道德教育政策乃至整个教育政策都产生了历史和现实的深远的影响。它所秉持的权利意识、主体意识、自我选择与自主建构意识都是作为西方文化与思想之主流价值观而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活动发挥历史作用的。第二,对西方社会道德教育理论进程的影响。这种影响概括地说体现在四点,其一,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自由选择。其二,公平的教育环境是保障教育自由的基本前提。其三,道德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其四,道德教育应该允许学生选择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代表们纷纷就唐爱民教授的主题发言进行提问。有代表表达了对报告主体观点的困惑,从发言和提交的论文中,没有太看出自由主义思潮到底是如何影响西方教育政策制定的。“政策”的说法,在研究中多少有点虚化。另外,西方国家是否我们国家意义上的教育政策?黄向阳博士对自由的内涵做了补充,自由的前提是责任自负,在行动之前,自主选择,行动之中,行为自律,行动之后,自担责任。你自由但是不可妨碍他人的自由。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李伟言博士也就报告中提到的“人类社会不存在固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任何道德准则都要么是随着社会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变化,要么随着个人的生活处境和主观意志而相应地变化。道德是相对的,因人而异的”这一观点表达了她的困惑,道德到底是不是相对的?是不是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就是自由主义盛行的西方,也强调人们共同生活中的“重叠意识”,也保持对传统的“温和的敬意”,道德是相对的,这个提法是不是有偏差,换言之,道德绝对主义,是不是也有其必要在?高德胜教授的提问总能丰富会议探讨中的异质性,他认为“影响”这个词是中性的,有正面意义的影响,也有负面意义的影响。自由主义对道德教育的影响是不都是正面的?负面意义的影响有没有?在强调个人独立性的时候,是不是也弱化了个体的社群意识,造成原子式的孤立个人。

来自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郑富兴教授做了题为《文化差异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的主题报告。他首先分析了国家认同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对国家认同感的概念内涵予以界定,阐释了国家认同感形成的民族文化因素所包含的四个层面,民族语文、历史地理的知识和名胜古迹、民族艺术、传统的道德理想与信念。其次指出了当代国家认同遭遇文化差异的深刻影响,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热的兴起。再次,论述了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如何对待文化差异。既要强调多元文化的立场,主张理解与包容,又要强调教育学立场,认为文化差异是个人成长的前提或起点。基于文化理解的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实际就是学生在心灵开放的前提下逐步反思与批判自己在自己所生活的文化中形成的各种偏见、逐步扩展自己经验世界的不断自我超越与自我完善的成长过程。

易连云教授提了一个发人深醒的也是根本性的问题,他们为什么不认同,为什么要叫他们认同?将这一问题的研究,一下子推进到了前提批判的层次。檀传宝教授也以香港国民教育运动为例,和大家分享了他关于国家认同的一些体会。

下午自由发言由黄向阳博士和易连云教授共同主持。多位代表介绍了自己在道德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代表们根据他们的讲述,提出问题,进行点评,展开讨论,会议气氛十分活跃。

首都师范大学处初等教育学院刘峻衫博士演讲的主题是《探寻道德教育的根性》,他认为德育实践中的典型困惑亟待澄清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都说明了德育需要正视深层的根性问题。从学科视角出发德育需要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与实践能力。从文化传统视角出发,德育需要从先秦儒道合一的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使之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道德信仰的重要资源。

大家在发言中,对德育所置身于其中的环境表示了他们深度的忧虑和关切,德育同一性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共鸣。班华教授在他的发言中,指出整个社会包括教育系统自身存在着若干缺德、败德现象,这是我们的德育面临的困境,每个置身于其中的人都需要思索如何去应对。易连云教授的在发言中对教育制度本身的道德性表达了自己的关切,他以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表现为例,认为整体的教育制度对于学生自信心来讲具有摧毁性,是在培养差生,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在这种环境下是非常值得忧虑的。

孙彩平教授从德育同一性危机谈起,较为细致地介绍了她关于“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研究进展。她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个思路蕴含着文化建构的可能方面,做了开拓性的研究。这体现在,第一,回归生活,使教育回到文化濡化的根本上来。实现人对他所在世界的理解。这种理解不只是认识论上的“知道”,而是首先要使人与他所在的生活世界达成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和解,通过这种和解,人将自己放置于他所在的世界之中。第二,回归生活,降低了儿童融入教育的文化门槛。因为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摒弃了道德教育原来学科知识性的编排逻辑,改变了原来教材的类似学科课程的编码方式,明确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定位于综合课程,以生活的逻辑组织教材和教学过程,以学生生活中真实而普通的成长事件作为教育的话题与学生学习的素材,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都能在教育生活中发现自己的生活。第三,回归生活,使教育中消解极权主义成为可能。学生所在的多层次的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空间得到强化、巩固和延续,使得道德教育摆脱了简单化和精英化的道德教育陷阱。同时,也使得文化灌输不再可能。更重要的是,打破了规则本身过度权威的做法,从而避免了权威性、过度规则化的生活可能导致的“平庸的恶”。

李太平教授在发言中认为,当前学校德育做假,已经是从“技术到意识形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这三种核心价值的传授存在着流于空洞的趋势,民族文化的教育基本处于缺位的状态。高德胜教授则对这些年德育的进步做以肯定,在教材方面,生活化的特色已经有很明显的表现,并且很多一线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做,有很多老师是非常出色的,在看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要保持内心的明亮。

檀传宝教授阐释了教师德育专业化的理论。首先指出了德育教师专业化的急迫性。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使用“教师专业”或“教师专业化”概念时,实际上仅指教学专业化,“教师德育专业化”在较为广泛的范围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就会说,“教师专业(化)”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有缺损的,一是“教师专业(化)”的领域仅限于教师,没有扩展到与教师工作有关的全部教育工作领域,二是“教师专业(化)”常常不包括德育的成分。与此同时,对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忽视是造成德育普遍实效性低下的深层原因之一。教师职前教育,教学中对德育维度的重视不够,教师职后教育,主要以进修的方式进行,在德育方面很随机,基本无章法可循。接着檀传宝教授又提出了教师德育专业化的维度与内涵,一是所有教师的德育专业化,二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化。目前这两个维度的专业化都尚未开始。从政府层面,应该建立与教师德育专业化相配套的政策与制度,建立完善完整的教师德育专业化政策体系。从大学层面看,应大力加强对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学术研究,要努力探索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教育实践模式。学校和教师层面,则可以探索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校本实践模式,教师应自觉做自身德育专业化的主人。檀传宝教授恳切地希望有更多人关注这一课题,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到,展开更多的合作研究,以切实推进德育专业化、推进德育和整体教育的品质的提升。

黄向阳博士做了题为《学校正义氛围与公平》的讲演。黄向阳博士首先从公德教育的困惑切入,公德教育为什么会降解为私德教育?是因为缺乏明晰而自觉的公益意识与公平意识。直接的公平教育为何效果不明显,是因为学校普遍缺乏人道关怀的氛围,尤其缺乏公平的氛围。他提出一个关于公平教育的前提性假设,公平教育需要公平。在这一前提预设下,阐释了公平的三层义理,一是同等对待原则,二是区别对待原则,三是优待原则。在此基础上详尽地梳理了学校生活正义和公平氛围的诸多考察点。包括课堂发言、劳动分派、班干部选拔、教室座位安排、个别辅导的时间分配等非常细微的领域。提出了有待探索的几个问题,一是如何从理论上概括和界定公平待遇的相关因素与无关因素?二是中国学生在三个层次的公平感如何?三是个体从小到大的公平意识是如何发展的?四是在缺乏公平制度条件下如何进行公平教育?

河南师大的宋晔博士的自由发言的主题是“学校仪式的道德价值”。她从人类学的视角,对仪式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它的内涵。陈说了学校中仪式的道德力量,一是传达核心价值观,规范价值标准;二是体现集体意志,凝聚团队情感;三是熏陶道德情操,指引道德行为。她认为当前校园仪式在不断地丧失它原有的魅力,成为一种空洞的机械化的行为。要想发挥仪式的道德价值,成就仪式的道德力量,首先应该警惕仪式的重复性导致的疲劳感,让仪式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基石。其次要警惕仪式的形式化导致的去道德感,让仪式成为隐蔽学校道德教育意图的手段。再次是警惕仪式的表面化导致的过场感,让仪式成为学生心灵的钥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蒋红兵博士就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学生真实的道德发展需要和道德的本质规定性,是与真实生活密切相连的,为何实效性很差呢,是因为在认识上把常德当做美德,在操作上将美德当做常德来要求孩子,导致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一个“剪刀差”。 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因此需要要厘清常德和美德的区别。

高德胜教授最后作了总结性发言。他向与会代表通报了本次会议论文提交的情况,并就此提出了良好的建议。重申了会议的宗旨和关怀是多给年轻学者以机会和大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高德胜教授还对与会代表们的发言一一做了回顾和简要的点评,认为大会的主题发言都很精彩,很多话题老而弥新,根据主题发言的所问的问题很多也是根本性的,有的代表在借鉴国外的思想资源后,在相关话题上有难得中国化的理解和探索,是对学术失语症的一种克服。高德胜教授最后表达了他对德育研究与实践的情怀和感悟,尽人事,其他看天意。只问耕耘,莫问收获。班华教授最后也对本次会议谈了他个人的收获和感悟,并且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伟言执笔)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