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发布时间:2018-07-0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班建武(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2018年6月30日至7月1日,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贵州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资助,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美国的80余名德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贵州,就“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学校德育的使命”“民族文化与道德教育”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学校德育

在全球化时代,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关乎全球命运的崭新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关键在于价值观的共识。如何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价值观方面的共识,无疑是当代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对于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与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的理论思考。

(一)道德心理学研究的回应

大会特邀嘉宾世界著名道德心理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lliot Turiel教授作了“道德和社会判断的发展、道德抉择和社会不平等”的主题报告。他认为,道德事关人类的福祉、权利和平等。看似不同的文化,实质上都存在着类似的等级结构,即文化实质上是特定文化中的利益既得者为维护其利益而做出的选择,而处于该种文化底层的个体依然有着对于自身权利的强烈诉求。因此,道德是跨文化而存在的客观事实。而习俗则因不同的文化类型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不同年龄和文化当中,儿童都能够识别出道德判断的重要性。儿童的道德和社会判断形成于其日常的生活经验,个体的道德选择是一个领域协调的结果。

上海师范大学刘次林教授以“道德测评:科尔伯格的贡献”为主题,提出需要重视科尔伯格研究的重要贡献。他从测评点、测评题、测评结果三个方面阐释了科尔伯格道德判断访谈法的操作理念、步骤和办法,认为科尔伯格的道德测评对于我国学校德育测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网络时代的德育应对

在如何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有学者从网络新媒体的角度,思考了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理解和媒介公民的培养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林可博士以“青少年网络公民参与的德育启示”为主题做了汇报,她以互联网为切入点,为大家呈现了德育研究的新领域,并提出互联网思维、新媒体对公民道德素养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场域,并阐述了在此场域内道德思维的形成机制。深圳大学孔祥渊博士做了题为“网络的虚无效应与青少年责任感的消解:机制及对策”的汇报,呈现了网络媒体对青少年个体产生的责任感的虚无与消解现象,并提出了对这种现象的解决机制与对策。

(三)国外经典德育思想的借鉴

借鉴国外德育思想家的思想,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部分与会学者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学校德育关系的重要路径。曲阜师范大学唐爱民教授以“涂尔干“道德教育社会学”思想考疏”为主题,认为惟有从其“道德教育社会学”的整体视域出发,而非囿于某一观点的零碎议论,方能寻绎其思想体系的真义及当代启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胡春光教授以“从权利主体走向审美体”为主题,从福柯的哲学思想切入,深入剖析了有关于知识观的问题,并对主体性等问题作出了深入的阐释。陕西师范大学的孙峰教授以“功利主义教育观对学生自由的阈限及其超越—基于密尔功利主义教育观的思考”为主题做出报告,并从功利主义教育观对学生自由的价值、阈限、追问功利主义教育观与学生自由之间的平衡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二、民族文化与道德教育

在全球化时代,只有在充分继承、吸收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国际化的舞台中强化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来自中国的文化启迪。因此,如何更好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德育资源,使之在新的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就成为道德教育必须主动回应的重大现实课题。与会学者主要从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两个维度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意义

福建师范大学毕世响教授以“知识分子的修炼:气闲神定——试议“国学”或“传统文化”之是”为主题展开会议报告,他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是修炼,待下一劫成人。当下兴起的“传统文化”或者“国学”“运动”,使知识分子的心性又一次经历着考验。也使中国传统的性情文化与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再一次在道德上、时代上遭遇,其本质是知识分子的心性与自己灵魂的遭遇。这是知识分子灵魂修炼成人的又一次试验而已。国学必须是走向全人类的学问,知识分子如果没有这样的体认,一开始就是私密偏狭的道德立场,绝对难以成事。

华东师范大学黄向阳教授做了题为“中道之教的探索”的报告,他指出,所谓中道,简单说是指“无过无不及”。中道是一种经久不衰且普遍的道德思维方式。在我国古代先贤看来,一个勇敢的人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勇的不及,二是过于勇。在此基础上,他诚信教育为案例,分析了中道这一道德思维方式对于道德教育的启示。他认为,教育者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应该引导认识从”不及“和”过两个方面认识诚信。较为稳妥的做法是: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充分的认识诚信的不及层面,在学生心中打下相关的底色后,再向学生介绍诚信的过。

南京师范大学汪凤炎教授做了题为“中庸思维新探”的汇报,他认为中庸思维是指个体从自身当时所处具体情境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和各方面利益后,用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自己所面临的一个或多个复杂问题,以使问题获得正确且圆满解决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具有“统合性”、“道义性”、“时中性”、“致中和”、“领域性”与“层次性”等六个特征,故它不是折衷主义或庸俗主义,而是一种最佳的思维方式,也是最难用得好的思维方式。当前,大行其道的多是假/伪中庸思维,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将乡愿式思维当作中庸思维。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德育启迪

贵州师范大学杜建群教授以“贵州岜沙苗族生活德育的生命意蕴”为主题做报告,介绍了贵州岜沙苗族通过出生礼、成人礼、树葬礼等三个生活仪式来感受生命意蕴,从少数民族文化的角度来阐释德育。

贵州师范大学马超副教授以“家庭血缘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布依族德育”为主题做了汇报。她认为,布依族的伦理道德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社会教育为辅。伦理道德是协调布依族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等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受布依村寨的社会舆论影响,依靠其信念、传统、习惯和道德宣讲等力量来维持。

(三)跨学科研究的德育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的孙彩平教授以“从量子伦理观道德教育”为主题做出报告,她尝试用量子伦理的基本观点重构道德教育的相关理念。她认为,量子力学哲学的两个基本观点是:整全性是物的根本特性;纠缠态是物的普遍存在形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量子伦理在伦理本体观、我与他者的纠缠及作为反应能力的责任观念。进而,在上述量子伦理观照下提出了新的道德教育目标、自然伦理观与道德教育评价。

三、中国德育的时代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德育该何去何从?学者们对此问题也进行了多角度的讨论。

(一)立足中国特色的德育模式建构

海南师范大学易连云教授以“中国特色德育模式构建中的方法论导向”为主题作报告。他认为“中国特色”绝不等同于独立于世界文化传统之外的孤立片断,它既具有历史继承中的连续性,也具有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虽然有历史局限性与某些瑕疵,但绝不是一种“落后与保守”的文化。“中国特色”的传统道德思想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当然也会遭遇困惑甚至危机,这也是任何一种文化的不可避免的发展演进实质。“中国特色”的传统道德思想在内容上涵括天地人生,十分广泛丰富,它是以“生命·实践”为基础的、全方位的终生教育体系。这一特色为从整体上解决当下的全球性社会与道德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二)聚焦校内德育品质提升

郑州大学李荣安教授则立足香港地区,以“从香港的德育卓越教学奖看香港校本德育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汇报,他阐述了香港德育发展的背景、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提出可以将“德育卓越教学奖”作为契机,为香港德育发展开拓新的模式。

东北师范大学林丹博士在“从‘应该’到‘好’: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的报告中提出,学校在实施好的德育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自由”、“创造”和“幸福”三个要素进行。学校德育要将学生导向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首先要给他们自由,这是前提;其次,要让学生在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过程中体现创造,这是特色;最后,要使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目的。

西南大学的张正江博士以“道德地教道德专业地教道德教科学的道德——兼论道德教育的革命”为主题做出报告,他指出德育应诉诸学生的理性,学生应该具有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应该科学、专业的教道德。

四川师范大学的刘争先博士以“音乐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为主题做出了报告,他指出有研究表明音乐因刺激学生的不同脑区而促使学生经历不同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激活学生不同的脑区从而影响学生道德判断的结果。

(三)做好校外德育,形成立体化育人格局

湖南师范大学郭娅玲副教授以“中小学研学旅行:热潮下的问题及反思”为主题展开汇报,她指出研学旅行存在着主题未进行系统规划、任务不明确、内容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方式的局限性、主体缺失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主要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误读研学旅行内涵和意义、学校方尚未明确自身职责以及承办方育人目标模糊。

为期两天的德育年会展现出了海纳百川的世界眼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浓厚的民族情怀,是一次成果丰硕的学术盛会,必将会对中国德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已发表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浩

友情链接